女性主義教育學不是要造反,而是要平反:一種教室中的觀點 /張守仁 劉佳玲 (刊載於桃縣文教復刊34期)


長期以來的教育系統,往往將女性排除於權力 之外,而傳統教育學亦未能適當地納入女性經驗與觀點(潘慧玲,1999)。而傳統歷史上忽略女性在學習上所發展的成就及知識; 而性別差異及偏見也影響兩性對學習的結果,因此教育社群與學校教育對性別角色和性別分工的刻板印象,使學生在生涯規劃上受到限制。是故,女性主義教育學的精神紮根於教學現場經驗反思來建構知識。師生在學校教育體制中的位置與認同,參揉了文化意識型態上的關係與位置,界定個人生活範圍與思考模式,更重要的是構成個人身份的認同,進而造成了師生間的權威與壓迫。
那麼,我們要問?什麼是女性主義?是找男性的碴、用以讚揚女性?還是挑戰父權、展示婦權的鬥爭手段?西蒙波娃曾說:「先為人,再做男人、女人 。」女性主義不僅解放女人,更解放了男人,女性主義意味著,顛覆了父權思想下的性別框架,女性可以展現獨立自主的一面,跳脫出第二性遭受的壓迫 ,展露出女性主體的多種風貌,在其主張下,男性也不再需要強裝堅強,以多元面向取代了男子有淚不輕彈的單一、傳統形象,卸下男性肩膀的重擔,因此,誰不需女性主義呢?事實上,女性主義教育學不是要造反,而是要平反。所以,以下分從歷史的回顧、女性主義教育學的主張、女性主義教育學對課程的啟示等面向來思考本文的論述。

一、 歷史回顧-----女性主義之萌芽與開花
遙想西方,中古時期的歐洲陸塊上,上演著一段段可歌可泣的獵殺女巫歷史,當時社會所期望的良家婦女,深深受到傳統婦德之規訓,相較於男性的自由、自主,女性處於性別弱勢的一方,通曉知識、擁有專門能力者,會被視作不守婦道、蠱惑人心的異類,為隔離非主流意識與觀念的散播,這些女人被冠上女巫之汙名,進而遭受到生命威脅與種種不人道的迫害,多少在烈火之下燃燼生命的女巫,其實正是女性主義者的先驅,她們不是因為擁有巫術而死,而是當時的社會不容許擁有思考能力的女人存在,這些有腦袋的女人無疑的是被時代所犧牲了。
隨著時間之推演,十八世紀的歐洲,受到啟蒙運動的啟迪,人本主義、自由主義開始在這片陸地上蔓延,對抗君權的行動,更啟發了女性挑戰父權之始, 女性主義正式在十九世紀的法國開端,伴隨女性意識的覺醒,開展了女性主義運動,其內涵主在打破女性附屬地位, 抗拒”次等化”、推動性別平權,這波熱潮逐漸延燒到新陸地---美國,邁入二十世紀的60年代,美國本土受到黑人民權運動的影響,女性主義趁勢,搭著這波平權運動的風潮,提出女性在政治、經濟、法律上應享有與男性相同的公民權之主張,到了60年代末,教育界也受到女性主義的感染,開始反思性別議題,逐漸開展了女性主義教育學的研究,灌注了教育界新的能量與涵養。

二、 她們在說些什麼-----女性主義教育學的主張
在Shrewsbury(1987)定義下的女性主義教育學是:”使學習者賦權,使其對同儕彼此及學科內容能負責,並將所學付諸社會行動,目的在於創造社會正義的教育,強調解放,關注位處邊緣的個體。”也就是將教育現場的焦點回歸到學生主體之上,關照個別學生的差異。
包含三種類型:分別是心理學模式、結構模式與後結構模式,請見下表說明:
女性主義教育學類型 心理學模式 結構模式 後結構模式
分析單位 個人 社會結構 個人與社會的關連
理論基礎 自由女性主義
心理分析女性主義 Paulo Freire批判教育學
結構女性主義 後結構/後現代主義
多元文化教育
Ellsworth定位教育學
Weiler情境教育學
hooks交融教育學
Elenes邊界/轉化教育學
教學觀
知識論
個體主動建構
知識是再製的政治手段
重視理性批判
知識是個人與社會互動下的產物,重視經驗
聲音 提供安全的發聲環境 讓不同族群表達心聲 除了鼓勵發聲,更關心
為何沈默
權威 重視學生個人 來自社會階級 來自教室中的教師

教師角色 助產士 對抗不平等的引導人 解構權威
差異 強調女性的共通點 強調種族、族群等差異 差異來自多元的原因
遭致的批評 忽略社會的影響
忽視女性個別的差異
二元論對立 忽略人類掌握生命的潛能、情感、情緒的功能 缺乏完整的教育學理論
解構社會有失序之危
缺乏集體的認同感

三、 女性主義教育學對課程的啟示
綜合上述觀點,女性主義教育學對課程的影響傾向於重視實踐、社會取向,並支持解構教師權威,給予學生發聲的機會,於是教師的形象從絕對知識權威轉變為知識分享者、從道德權威轉變為道德批判者,當教師開始進行後設反省,便是踏入女性主義教育學之始,教師可透過反省自我的身教、言教是否帶有偏見,是否傳達了不當的意識型態,想想看自己是不是經常派男生搬重物,在課堂舉例時,媽媽老是家事做不完的悲劇人物?或者曾對著哭泣的男生說羞羞臉?還是忍不著訓斥好動的女孩要有女孩子樣?是否用著中產階級的標準,看待社經背景較為低落、文化資本處於弱勢的孩子,我們曾不曾苛薄的對這樣的孩子說:“這個你也不會啊!“?

除了對潛在課程的反省,同時,也可藉由女性主義之眼檢視教科書等教材,思索課程與教學的新方向,最可貴的是,教師願意重新思考與學生的應對與互動方式 ,進而改變班級經營的型態,捨去嚴厲、使用威脅手段、高高在上的管理者角色,放棄師生支配的上下關係,改為擁抱具有人性、情感關懷的女性主義教室,唯有教師的教育哲學轉向了,符合女性主義意識的教學作為才可能有所行動。
女性主義教育學的理想課程是建立在平等、多元之上的,除了翻攪原本僵化二分的性別意識以外,更挑戰了階級、權力,與文化的差異, 教師如同巴西教育學家P.Friere所言是鬥士,帶領學生對抗不公義,不再把不公等的待遇加諸於學生身上,也不作為國家機器馴服人民的打手,所以,女性主義教育學並非要在學校造反,而是平反學生的被壓迫、平反性別的偏見、平反文化的歧視、平反階級地位的落差、平反那些過去視而不見的不公不義。
也因此,女性主義的課程又被稱作3C課程,包含了關心concern、關係connection、關懷care,將教室當作師生生活共處的單位,而不只是一間充滿權力關係、相互對立的冰冷空間而已。

四、 女性主義教育學落實在班級的建議與策略
教師不妨試著這麼做:
(一) 開啟對話與討論
以制訂班規為例,在過去,強調教師威權的時代,班級紀律與秩序重於一切,在
教室中,教師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力,學生所做的就是不疑有他的絕對服從、表現溫
馴、守規矩的一面,班規就是老師說得算,學生毫無參與、表達己見的餘地,然而,
女性主義教育學所主張的卻是開放學生發言、表達意的機會,因為,在民主社會中,
威權已死,也不容許打倒舊威權後再樹立新的威權,正如Foucault重視的自我論述
(discourse),每個主體應當擁有發出聲音的權力,學會發聲、傾聽彼此的聲音,
才是群眾溝通的途徑,因此,在製訂班規或生活公約之際,教師應該聽聽學生的心
聲,在學生之間的討論、師生互相妥協、商量下,訂立出符合班級需求跟特色的約
定,既然是「公約」,就意味著是班級之內共同的約定,教師與學生平等,須共同遵
守的。
(二) 傳遞心裡話
發聲與書寫都是需要不斷練習的,當學生對教師無言以對,教師可能要反省的是
學生是否畏懼在教師的權力底下?以及學生是否有足夠的語彙展現自我?當學生長
期處在上、下不對等的關係、缺乏發表自我言論的機會,如何能夠在教師一賦予其發
言權後,就期待這些學生能暢所欲言呢?
給予孩子鼓勵、給予正面的肯定,給予他們安全的發言環境,才能真正聽到孩
子心裡的聲音,而不是那些老師預想的標準答案。
或許可以從匿名書寫活動開始,讓孩子不限主題(但前提是不毀謗、不攻擊他
人)寫下生活感想、心得、心情片語,老師也寫下自己的紙條,一起投入班級信箱,
爾後,一同分享這些親愛的隻字片語。
(三) 合作經營
教室空間的分配亦是一種權力的展現,為什麼老師的置物櫃可以放在座位旁邊,而學生的置物櫃就非得貼在教室的牆角呢?為什麼老師可以決定,誰的畫放在公佈欄的中央、誰的畫連邊都貼不上?
打掃時間,老師為什麼只需要一隻手插著腰,另一隻手忙著指揮而不需要動手做呢?這些恐怕都是孩子眼中看到的世界,也是他們心中不平之聲,教師在日常重複的例行勞務中,經常為了追求便捷與效率,而忽視了與學生合作的可能,座位的安排、置物櫃的放置、畫作的佈置、甚至垃圾桶的擺放,這些不是風水問題,而是關於控制與管理的問題,同時,也是一種權力的思考,難道孩子不能決定他們自己的畫作要放在哪裡比較美嗎?難道孩子不能把櫃子搬到比較方便拿取又不影響他人行走的地方嗎?老師不能跟孩子一起分擔教室的打掃工作,就像家庭的家務分工一般嗎?
也許,老師可以在日復一復的常態生活中有所突破,與學生共同合作、經營班級,這樣一來,不但可以養成學生自主、負責的態度,更可以鬆解教師心頭的責任與重擔。
(四) 情境連結
學習是統整的,包含知識、經驗、社會、課程等方面,因此,如果教師能夠在孩
子科目、領域學習的時候,以班上孩子的生活經驗舉例,更能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同時,有時,也能針對班上孩子的問題,進行團體討論、尋求解決的方法,一舉兩得,
老師跟學生的距離不是以課本的知識作為測量標準,而在於師、生間的互動程度,情
感交流的頻率所決定的,例如,課本提到「 家庭 」,班上的孩子就可聊聊自家那本難
念的經,有著不同的組成結構、有著不同甘苦的故事,而非課本中那個永遠甜蜜、平
和的樣板家庭,甚至可以請孩子改編歌曲「甜蜜的家庭」的歌詞,唱出各家庭的特色。
如此帶有情感、呼應個別差異的教學,就是女性主義教育學所殷殷期盼的。
(五) 情意關懷
如果老師能彎下腰或蹲下來平視著跟低年級的孩童說話,其談話內容相信會加倍
溫暖;如果老師能夠明理的遵照一錯不二罰的原則,不在處罰完學生後,又在聯絡簿
告上一狀,相信孩子的心裡會有種莫名的感激----老師真的是跟我站在同一邊的;如果
老師每次看到學生時,是先跟他聊有趣的事情、而不是像討債似的追作業、或者訓話,
學生的緊張指數應該會下降許多,也願意多跟老師親近;如果老師能跟犯錯的孩子講
道理,如果以上的如果成立,教室中的衝突或許會少一點,師、生的感情也許會更融
洽一些。
(六) 開放多元文本
教科書並不是學習的唯一範本,教師也不是知識的唯一來源,女性主義教育學的
主張就是要打破單一觀點、挑戰傳統二分的價值體系,所以,在女性主義教室中,學
生的學習是廣泛的,從卡通、漫畫中的性別角色討論、到日常中玩具廣告中所隱含的
意識型態、或者國際新聞中不同文化孩童的遭遇等,都是值得教學者引用、利用的
教材,教師必須體認到,孩子並非一張張白紙到校受教,而是帶著來自各個不同的
家庭所授與的價值觀,受到各種媒體的刺激,經歷了一段時間的社會化,因此,在
教師適時的引導下,討論多元化的文本,反倒有助澄清學生心中的疑惑,甚至是平
反學生原本的偏見或偏差的觀點,教師應當勇敢、積極的與學生對話,而不是把自
己跟學生封鎖在課本裡頭。
五、 女性主義教育學給教育政策的備忘錄
(一)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及後續推動:
在性別教育平等法的確立之後,對於性別人權的部份提供了更進一步的保障,各地基層學校對此法條做出的回應是成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可見學校對於性別議題的重視,然而,性別平等教育絕對不是在會議桌上就能實現的,也不是多少委員符合多少性別比例就能算數的,配合九年一貫課程中性別議題的融入,設計相關課程與活動雖然是消極的做法,但是,當性別議題開始成為一個被討論的焦點,就是進步的開始。
(二) 慎選教材 :
避免性別偏見的教科書內容,不論是圖或者文字都應注意是否落入性別刻板印象中,教師應審慎留意教科書中的意識型態,仔細把關,避免性別之錯誤、偏見、歧視一再重複,無形之中洗了孩子的腦,造成性別偏狹等的副作用。
(三) 與生命教育結合:
由關懷倫理的角度出發, 加強導師制度,落實生活輔導教育,教師與學生的關係以關愛為起點,學生感受到關懷,才學會相對的付出,愛自己、更能推己及人,落實尊重、關愛的生命教育。
(四) 建立優質校園文化:
凡事勿忘學生,從班級到社團到自治市,都應該讓學生有充份參與與發揮的機會,友善、開放、人道、關懷,反所有形式的暴力應是每個學校所追求的優質文化,若以規訓學生為樂,訓斥學生為常態教育,這個校園恐怕不是教育的場所而是束縛身心靈的牢籠。

六、 結語
女性不等於女性主義,而男性也不等於沙文主義,教師應揚棄二分法的性別意識與偏狹的意識型態,因為教育是助人成人的偉大任務,不能以偏蓋全,以偏見、差別待遇、歧視看待學生,如何看見學生的不同?如何幫助學生找到自己?這是教育不斷追尋、探索的問題,同時,也是教師專業成長的動力,女性主義教育學提供了教師一盞明燈,指引了寬廣而包容的方向:”去愛你的學生,並愛他們的不同“。

參考文獻
潘慧玲(1999,6月)。教育學發展的女性主義觀點:女性主義教育學初探。論文發表於台灣師大教育學系、教育部國家講座主辦之「教育科學:國際化或本土化?」國術學術研討會,台北。
向天屏(2005)。女性主義教育學的理論基礎及其對教學的啟示。中等教育。56(1)。:68-85。
吳雅玲(1990)。女性主義教育及其對教育之啟示。教育研究。8:227-238。
張佳琳(2001)。女性主義教育學。中等教育。52(6):114-126。
嚴韻 譯(1999), Barstow, Anne Llewellyn著(1995)。獵殺女巫Witchcraze: a new history of the European witch hunts。台北:女書文化。
楊幸真(2003)。女性主義教育學與女性主義教室:再思權力與權威。教育研究月刊。109:125-136
歐用生 (2001,10月)。建立二十一世紀的新學校—校本課程發展的理念與實踐。論於發表於課程教材革檢討與展望系列座談會(1)。台北:國立台北師範學院。

【版權所有,轉載引用請告知,感恩您】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hialingli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